太阳1981年王明儒开着442次列车从攀枝花驶向成都,行到深夜
分类:列车资讯
发布时间:2025-03-02 01:02:07
在1981年的某个夜晚,王明儒驾驶着422次列车从攀枝花出发前往成都。随着夜深人静,车上的乘客们已沉入梦乡,直到列车穿越隧道,眼前的一幕却让王明儒惊骇不已!
1981年7月9日夜晚,422次旅客列车在抵达甘洛县尼日站后,准备稍作停留。昏暗的天色中,一轮朦胧的月亮仿佛被云层遮挡,看不见光芒。
列车驾驶员王明儒感到一阵不祥之感,但他并未过多担忧,毕竟那个时代的电力供应并不充裕,停电时有发生,尤其是九十年代末之后才有了明显的改善。尼日站的突然断电或许只是偶尔的情况罢了。
随着休息时间结束,车站向王明儒发出了启动列车的信号。在离开尼日站后,他发现轨道两侧原本明亮的照明灯熄灭了,尼日站仿佛与夜色融为一体。尽管列车已经启动,但无法与车站取得联系,王明儒心中暗自祈祷:或许只是停电,很快就会恢复。
随着列车前行,窗外除了轰鸣声外再无其他声响,夜晚的静谧让人心生恐惧。多数乘客已在梦乡中,王明儒只希望尽快抵达目的地。
漆黑的夜晚里,失去光源的道路显得异常寂静,只有车头前方的照明灯在努力地散发微弱光芒。王明儒的心情并不平静,他不断安慰自己,期待一切只是暂时的困难。
列车目标是乌斯河站,它独自穿越黑暗,唯有车头前的一线光亮为旅途增添了一丝希望。然而,王明儒并未察觉到,尼日站工作人员在王明儒离开后已多次尝试联系乌斯河站,但电话始终无法接通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乌斯河站的静默让人猜测是否发生了异常情况。负责人立即向上级汇报了这一情况,并继续试图与乌斯河站取得联系。在和平年代,敌对袭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更可能的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断电。
列车行进中,王明儒即将穿过奶奶包隧道。这条四百多米长的隧道内黑暗深沉,让人心生畏惧。他保持警惕,不敢有丝毫大意。

就在列车离开隧道后,王明儒注意到前方没有任何反射光芒的大桥存在,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景象。意识到问题严重性,他迅速拉下紧急制动器。
巨大的刹车声打破了夜的宁静,乘客们被突如其来的急停惊醒。人们不明所以地询问,后面车厢的人则听到了铁架断裂的声音,随后传来几声响动。当列车停下后,恐慌蔓延,乘客纷纷逃到车外以求安全。
事实证明,奶奶包隧道和桥梁遭受了泥石流的冲击,大桥倒塌。王明儒凭借经验阻止了更严重的后果,并成功挽救了剩余车厢内所有人的生命。
然而,这场灾难仍旧夺去了前五节车厢及火车头的乘客的生命,成为了历史上的悲剧。在这一事件中,王明儒和副司机唐昌华迅速而果断地采取行动,为更多人赢得了生存的机会,他们的勇敢与责任在这次危机中彰显无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