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年代绿皮火车上旅客如何解决用餐问题
分类:列车资讯
发布时间:2025-04-04 14:02:15
上世纪八十年代,绿皮火车是中国铁路客运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。车身呈深绿色,票价低廉,给许多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“绿皮车”见证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历程,也是那个时代“在路上”的象征。本文通过一组老照片展示,在80年代的绿皮火车上,旅客们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。
1、1981年的火车餐车菜单
图中展示了当时的菜单和菜品价格,包括主食和菜肴;
1981年火车餐车上供应的炒菜;
这些炒好的菜肴看上去色香味俱佳,旁边还配有茅台酒。
2、此图为八十年代绿皮火车内部场景。当时的乘务员制服还未改变样式,在为乘客提供茶水服务。
当时绿皮火车上的供水设施只有用煤加热的锅炉车,由乘务员将热水送到各个车厢中,因此在列车上喝到一杯热腾腾的开水也显得比较困难。
3、餐车师傅推着小车逐一经过每一节车厢,“啤酒饮料矿泉水,花生瓜子八宝粥;请收腿”,这句经典台词已经深入人心。
4、80年代火车上的盒饭
当时的火车盒饭价格相对便宜,有些只需两三元钱。根据人们的回忆,这些饭菜不仅分量足,味道也相当不错,至今让人回味无穷。
5、这张照片拍摄于1980年,展示了从哈尔滨到北京的一列列车上的场景。一名小男孩正在享用他的餐点,并且面对镜头显得有些局促不安。
6、1988年的火车站台小食摊
美食不仅出现在车厢内,在列车停靠的站台上同样香气四溢,热闹非凡。根据《中国人超会吃》一书所述,自1900年起,铁路沿线各地都有闻名遐迩的地方烧鸡品牌,如符离集烧鸡、道口烧鸡等,深受旅客喜爱。
这不仅是因为车上的盒饭单调乏味,还因为每当列车停靠一个站点时,乘客们就可以购买新鲜出炉的当地特产,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。
7、八十年代的餐车环境
8、福州铁路局发行的用餐券
在计划经济年代,中国人出行不一定需要携带大量现金,但没有粮食票证几乎是寸步难行。然而,在火车上就餐并不需要粮食票,只需购买专用的饭票即可。
9、八十年代北京铁路局提供的餐车服务水准相当高,据说许多厨师都来自历史悠久的老字号餐馆,因此能够供应各种地方特色名菜和特供商品。
关于价格方面,据曾在餐车上工作的服务员回忆称,一份海米烧茄子售价为0.35元,熘鱼片则为0.5元。当时普通工人的月薪只有十几块钱,虽然这些菜品的价格相对较高,但其味道绝对无可挑剔。
10、陕西铁路局的特供商品:丹凤葡萄酒
11、八十年代火车上的白铝制饭盒
80年代的火车快餐使用的不是一次性餐具,而是可回收利用的铝制饭盒。这是否让你感到亲切呢?
12、方便面逐渐成为绿皮火车饮食的主要选项
后来,方便面成为了绿皮火车上的主要餐食选择之一。几乎所有车厢内都被泡面特有的香气所包围。每当肚子饿了时,只需泡上一盒面,并搭配一根火腿肠,就能享受一顿美味佳肴。
13、每到一站,小商贩们便迎来了他们最忙碌也是最快乐的时刻

大部分乘客还会选择在火车停靠站时从站台上购买小吃。例如,“上海嘉兴粽子”、“信阳烧鸡”等。
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进步,80年代旅客在绿皮火车上只要能吃饱肚子就已经非常满足了,而如今则可以在餐车上享受到私人定制的美食体验。然而,那些老照片所记录下的温情回忆仍然难以忘怀。